原文作者 徐亦立

变化加速的时代,人力资源部能为企业带来哪些价值?对于HR个人而言,未来五年,什么需要坚持,什么需要改变?

资深HR、咨询师徐亦立,对人力资源从业者最常讨论的问题分享了个人近期的思考,希望给HR伙伴一些启发。

1

人力资源部,究竟是迎来了最好的时代,还是应该被拆掉?

丹麦人玻尔提出了量子理论,运用互补性原则,赋予现实世界不确定性。西方科学家,比如大师爱因斯坦,对此难以接受。东方同行则没有这个困扰,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说,「波尔的论证,对我们来说,似乎一直是显而易见的事实。你看,我们日本并没有受到亚里士多德的毒害」。

玻尔和汤川都拒绝用两分法来看世界。成人或孩子,做选择题一样痛苦。干脆不做,两样都要,可以吗?可以。

我认为,人力资源部,既迎来了最好的时代,也应该被拆掉。进一步说,人力资源部,只有被拆掉,才能迎来最好的时代。

看看企业功能发展史就知道,拆分经常发生。一开始只有销售部,负责满足客户需求,后来为了创造客户需求,拆分出了市场部。一开始只有会计部,负责账目记录和核算,后来为了数据分析和决策,拆分出了财务部。这些功能部门,发展越来越好,在企业里,也比人力资源部强势多了。他们都能拆分,人力资源部为什么不能呢?别说区区一个部门了,连整个企业都能拆。通用电气拆分了若干个业务单元后,新旧加起来,总市值还能上升呢。

人力资源部,身兼多项任务。给全体员工安排各项福利,这是服务;确保企业工作条件、流程合规,这是监督;招聘、考核、发展员工,这是管理。各家公司对以上事务需求不一,各有侧重,人力资源部大而全,往往难以令人满意。正如一家餐厅,不管客人吃番茄炒蛋,还是泡椒风爪,一律按满汉全席收费,肯定会引发投诉。

人力资源部恰当拆分后,能更精准地针对痛点,更灵活地配置资源,最终能让企业和员工更满意。这大概就是最好的时代了。

2

人力资源部最高境界,是成为一家独立公司,既服务企业内部,又服务外部客户吗?

人力资源部,如果运作效率成了行业标杆,当然能为外部客户提供服务,这可以成为努力方向。而要成为一家独立公司,商业价值必须清晰。这个价值,由市场认定,而不是由公司创始人和员工认定。

有位投资界朋友长期观察人力资源行业,他指出,目前国内已经上市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大致有两类。一是从事员工派遣和招聘等,特点是业务有稳定需求,细水长流。二是员工服务外包,例如代发工资,特点是有大量现金流。这决定了公司具备长期投资价值。

相比之下,人力资源咨询业务,成单周期长,不确定性高,业务总量不大,现金流不稳定,除非变成SAAS类订阅模式,否则不容易获得优良估值。由此可见,人力资源部各项功能,并不具备同等价值潜力。

3

人力资源对企业的价值在哪里?

无论人力资源要有长期价值,必须扮演好两个角色。

在宏观面,人力资源要研究,企业增长与分配如何实现平衡。增长就是人力资源如何助力业务发展,分配就是确保全体员工收入相对公平。换句话说,如何做饼和分饼。增长过慢,企业停滞,饼做不大,再公平也没有。分配不公,内耗增加,饼分不好,迟早砸锅。

在微观面,人力资源要考虑,如何解决企业人才梯队发展。就像医生一样,人力资源要给企业做人才体检,掌握人才现状,尤其是缺口在哪里,才能对症下药。梯队发展,就是为强身健体开药方,说穿了就是两条:一是「管住嘴」,即选拔人才进入企业时标准从严,二是「迈开腿」,即不断提供机会让人才能展现和提升才干。

4

人力资源的硬核技能是什么?

人力资源的硬核技能,千言万语不如一条:和人打交道,特别是和那些不好打交道的人。

多少次,管理会议里,大家都说:某某是个刺头,特别难搞。哎,徐亦立,你去和他谈谈,把他搞定,你是专家啊!。奇怪的是,遇到好事(比如发奖金)或者好对付的人,他们从来不需要我帮忙。

硬核技能,即使离开人力资源领域,照样能发挥效力。不久前,遇到一位成功女性。她从人力资源转型,从事新零售,短短时间就有起色。她梳理业务逻辑,发现有两个群体最重要。一是VIP客人,她们不下单,就没生意,所以要让她们觉得「值得买」,并围绕这个主题设计营销活动和打法。二是门店店长,她们不努力,就影响不了VIP客人,所以要让她们觉得「钱好赚」,并围绕这个主题设计激励方案和执行。正是她善于洞察人心,才能打开局面。

有人说,做人力资源工作,认识人多,人脉广,这不是硬核吗?这个事情得谨慎看。和人打交道多,不代表一定关系好。人力资源工作做久了,几乎肯定得罪过人,有时候自己还不知道呢。仅仅因为做过同事,就认为别人会搭理自己,也未免太自信了。

5

如何才能成为人力资源业务伙伴?

头衔只是个符号,没有真正涵义。名片上写HRBP,未必就是真的业务伙伴。就像在医院里穿个白大褂,未必是个好医生。一起看看这些情况:

小医院(比如社区卫生所)有全科医生,遇上小毛病,开药或简单治疗,遇上大毛病,安排转诊去三甲医院,他可不敢下手。小企业里,有些人力资源伙伴,就与此类似。她自身有一定特长,遇上简单问题,连方案带执行,一手一脚给解决了。遇上复杂问题,就要求助外部专家或机构了。她是人力资源业务伙伴吗?

大医院,一进门有个分诊台,值班护士听取病人自述病情后,导引去恰当科室看诊。大企业里,有些人力资源伙伴,就与此类似。他其实只是个连接点,听了经理和员工诉求后,指引前往恰当职能小组解决,让工作有序进行,避免资源浪费,通常自己不能解决问题。他是人力资源业务伙伴吗?

大医院,还有专科医生,专治某类疑难杂症。病例越罕见、越难,他兴趣越大,治疗有效了,成就感越高。假如病例不在他专业领域,看都不会多看你一样。公司里,三支柱模型下,专家中心好多同事,就与此类似。他是人力资源业务伙伴吗?

还有私人医生,她只服务病人一家,对遗传特征、家族病史、生活习性、社交范围特别清楚,无论遇上什么病情,都会有考虑周全、私人订制的治疗方案和药品处方。遇上难以解决的情况,她会引入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,共同参与会诊。病人将她当作朋友,给予无条件信任。她是人力资源业务伙伴吗?

说到底,只要客户(病人)认可是伙伴,那就行了。

6

人力资源从业者,如何打造个人品牌?

品牌其实就是两个P,Promise(承诺)和Performance(表现)。承诺让我们能得到表现的机会,表现能提升客户对我们承诺的接受度。交付与匹配承诺,就是最好的个人品牌。

承诺太低,客户不给机会,连表现机会都没有。无论是找工作面试,呈现项目计划,提交咨询方案,千万别太谦虚!承诺太高,交付不了,伤名气,客户用完一次,扭头就走。

个人品牌,有利于职业升值,无论换工作,还是将来做咨询,都有用。具体如何转型,可以参看我的文章《中年职场转型记:一位20年资深HR的自述》,这里就不赘述了。

 

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,您都可以在《领英人才解决方案手册》发现答案!